CH

您的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科建设

国家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

资料来源:本站

发布者:管理员

时间:2020-12-25

浏览量:

心血管内科从1959年开始组建, 1979年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981年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985年组建心功能室,1988年建立心导管室,1998年批准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并建立高血压病研究所,2001年批准为教育部重点学科, 2006年批准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2011年建立心内科单独的B超室,2011年批准为卫计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12年批准为卫生部冠心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和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导管消融和植入器械)培训基地,2015年批准为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单位,2016年批准为胸痛中心示范中心、遗传咨询师培训授权机构、武汉市高血压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心血管病遗传与分子机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2017年批准为中国医师协会首批专科医师心血管病学规范化培训基地,2018年批准为百名县级骨干医师专项培训基地、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湖北省中心、中国第一批房颤中心和中国首批心源性卒中防治基地,2021年批准为国家标准化心脏康复中心。

本学科现有正高级职称医生18人,副高级职称医生19人,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11人。现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1人,国家优青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湖北省创新群体1个,1人入选湖北省医学领军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1人入选湖北省百人计划,3人入选武汉市中青年医学骨干人才培养工程。1人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共有8位在国际/亚洲、中华(国)、湖北省、武汉市各学会任正职或副职,还兼职聘请了多位世界一流学者(包括5位院士)。

10年来承担并参与国家级课题90余项,累计总金额超过6000万元。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00余篇,其中单篇最高影响因子为29,影响因子10分以上的论文15篇。论文发表在包括Circulation, J Am CollCardiol, Circ Res, Ann Neurol等高水平国际杂志。近10年授权发明专利16项。研究工作的开展极大促进了临床工作的不断进步,直接使广大患者受益。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学科将以更新的面貌和工作精神,以病人为中心,以热忱的态度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服务。

本学科传承百年同济精神,将学术水平作为立科之本,在心血管病诊断及治疗方面处于国内乃至国际领先水平,医疗工作立足湖北辐射全国惠及东南亚。学科的服务宗旨是:让病痛止步于同济医院;让病人得到及时的正确诊断;让疑难、危重病人在同济得到最好、最有效,但不是最贵的治疗。

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擅长各种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心衰、心肌病与心肌炎等)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各种急危重症和复杂疑难病症的诊治具有显著优势。近年来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业务,在暴发性心肌炎诊断和救治方面、脉冲电场消融技术治疗阵发性房颤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无射线心脏电生理、肥厚型心肌病消融治疗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复杂冠脉及大血管介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高血压诊治、心血管少见罕见病的诊治、基因诊断与基因分型指导个体化医疗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创新。

①暴发性心肌炎救治和推广:

汪道文团队重新诠释了暴发性心肌炎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提出了“病毒感染诱发的过度免疫激活和炎症瀑布效应”是导致心肌严重受损的新理论,终结了“糖皮质激素是否适用于暴发性心肌炎”的历史争议,创立了“以生命支持装置减轻心脏负担而不是促使心脏工作”的新理念,制定了“以生命支持为依托的综合救治方案”,包括循环呼吸支持、足剂量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的免疫调节治疗以及抗神经氨酸酶治疗,将暴发性心肌炎病死率从50%以上降至5%以下(Sci China Life Sci. 2019;62:369,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 2020;5:287)。因此他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托主持撰写了《成人暴发性心肌炎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并成为行业规范(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7;45:742,Sci China Life Sci. 2019;62:187)。

4年来,他率团队在美国、德国、加拿大和中国25省市举办暴发性心肌炎学习班30次和应邀作专题报告90余场次,共培训18000余名医生。暴发性心肌炎救治新方案在北京协和、阜外医院等20余个心脏中心应用以来,挽救了数百余名患者生命,如河南省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在本方案指导下,仅2018年就成功救治了26例暴发性心肌炎病人中的25例;北京协和医院成功救治了10例病人中的9例,还成功指导全国多地暴发性心肌炎病人抢救。新方案的成功应用赢得社会的普遍赞誉和同行的高度评价:美国心脏重症专家Desai教授指出“汪氏理论和以其理论为基础的救治方案完全颠覆了传统治疗,最重要的是临床疗效极好”。美国NIH/NIEHS科学主管、著名急诊医学专家Zeldin教授指出“……这一先驱性工作意味着暴发性心肌炎救治的显著进步”。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在内的多位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认为“…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是我国学者第一次在国际上系统提出了本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将为国际同行提供中国方案”。

2021年1月汪道文教授主著《暴发性心肌炎诊断与治疗》(科学出版社),为科学指导本病的识别和救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②无射线心脏电生理:2016年完成国内第1例零射线单腔和第1例双腔起搏器植入;2017年在国际上第1个发表“零X线”三维导航消融室早/室速的大型临床对照研究。2018年11月,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创建华中地区第1家无射线导管室(国内第3家)。2019年在国内第1批发表高功率短时程消融房颤研究论文;无射线三维导航消融治疗孕妇获2019年欧洲室上速指南引用;2020年国内外第1位发表“零X射线”三维导航消融室上速的大型临床对照研究。

③肥厚型心肌病消融治疗:传统方法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主要采用:(1)外科手术切除肥厚心肌,有效率90%,但并发症较大,即使世界最先进的卓越中心死亡率超过1%,约5-10%的患者心脏阻滞停搏需要植入起搏器;(2)无水酒精经冠脉植入消融,大约80%的患者有效,但10-20%左右的心脏阻滞停搏需要植入起搏器。我们采用经导管射频消融肥厚的心肌,微创介入方法,高功率60瓦*50-60秒,每次20-30个消融灶,结合心腔内超声精准定位,目前已经完成病例数量和效果在国内外居于前列。

④脉冲电场消融技术治疗阵发性房颤:导管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已经被指南列为I类推荐,传统方法主要采用:(1)射频加热消融;(2)球囊冷冻消融。上述方法有潜在损伤周边神经、食管、肺脏组织可能,此外每个消融点每次放电需数十秒。脉冲电场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对心脏的周边组织几乎无损伤,每点消融不到1秒。同济医院心内科进行的病例手术,为国内首个经过药监局注册的临床研究,同济医院心内科是首个完成所有病例入组的中心,目前在国际上该类型产品均尚未正式上市。

⑤复杂冠脉及大血管介入:最早在全国开展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对于复杂大动脉疾病患者,创造性地使用杂交手术方法治疗部分夹层病人;并在国内率先开展主动脉夹层合并心肌梗死在完成主动脉支架植入同时完成PCI。目前可以完成主动脉病变全覆盖的微创介入或杂交手术治疗。在华中地区率先开展复杂冠脉介入治疗,冠脉影像学检查,功能学检测,激光消蚀和旋磨治疗等技术精湛。

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率先在华中地区开展经皮主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手术治疗主动脉缩窄。率先在华中地区开展经皮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建立了从术前评估,多学科协作和手术配合的规范化流程,为老年主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患者提供最优治疗策略和方案。

⑦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利用基因诊断技术诊断单基因遗传高血压,并开展基因多态性诊断指导的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建立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检测方法,对诊断嗜铬细胞瘤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⑧心血管少见罕见病的诊治: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特别重视少见和罕见病的诊治,极力倡导科室搭建平台,多学科甚至多医院联合互补,“让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止步于同济医院”,而不是让患者四处求医,多种罕见病被正确诊治,例如:先天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长QT综合征的新基因型和表型、豹纹综合征、多种混合表型的心律失常病以及心脏相关的神经肌肉代谢相关遗传病的诊断。

⑨基因诊断与分型指导个体化医疗:2012年基因诊断中心成立,购置了一大批先进的仪器设备,建立了包括高通量测序平台在内的多个分子诊断平台,开展了遗传相关疾病的基因诊断、基于基因分型的个体化用药指导以及肿瘤早期筛查等多项精准医疗项目。对包括冠脉夹层、心肌病、离子通道病等心血管重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遗传背景进行了研究,并发表高质量论文。

学科带头人:汪道文教授

汪道文从事临床工作40年,是著名心血管内科学家,特别是在心血管危重症诊治方面享有盛誉。他围绕降低心血管危重症的高死亡风险进行系统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以原创科学发现指导医疗实践,取得了系列成果:

①提出了“过度免疫激活和炎症风暴效应”导致暴发性心肌炎病人心肌严重受损的新理论,创立了“以生命支持为依托的综合救治方案”,主持制定了《成人暴发性心肌炎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将病死率从50%以上降至3.7%,为暴发性心肌炎治疗提供了中国方案;

②揭示了中国心衰病人高死亡风险和β受体阻滞剂疗效差异的遗传机制,开辟了以内源性心血管保护因子作为心衰治疗靶标的新方向;

③发现并成功将新型预测因子应用于心衰、冠心病和猝死的预警,大大提高了心血管危重症的风险预测能力;新冠疫情期间他坚守COVID-19危重患者救治最前线,科学施治,挽救了大量患者,救治经验和科研成果惠及世界。

他以通讯作者在Circulation、J Am Coll Cardiol、Circulation Research、Cell Metabolism等期刊发表SCI论文230余篇,他引超过6600次;编著《暴发性心肌炎诊断和治疗》等专著4部,主译著作1部,研究成果写入3项心血管病诊治指南及著作、1个专家共识;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27项,美国发明专利授权1项,其中2项专利成果已转化。以第一完成人获教育部和湖北省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