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

院士论道 共话风湿新前沿 ——第十届同济风湿免疫高峰学术论坛圆满落幕

资料来源:风湿免疫内科

发布者:宣传部

时间:2022-03-02

浏览量:

分享:

2月26日,由同济医院风湿免疫科、湖北省医学生物免疫学会风湿免疫专委会承办的第十届同济风湿免疫高峰学术论坛暨2022年湖北省医学生物免疫学会风湿免疫专委会学术年会以线上直播的方式成功召开。会议邀请业内顶级专家教授进行专题讲座,聚焦免疫学新进展,围绕临床转化展开深入探讨,线上点击观看达1万余人次。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赵岩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附属同济医院党委书记王伟教授受邀为大会致辞。湖北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同济医院风湿免疫内科主任董凌莉教授主持会议。

董凌莉代表同济医院风湿免疫科向各位领导、专家的出席致以最诚挚的欢迎,希望在这次以免疫相关最新进展为主题的会议学习和分享中,大家能够得到启发,开阔视野,为未来的风湿免疫研究与合作寻求新思路、扩展新途径。

赵岩提到,今年是同济医院风湿免疫内科建科30周年,董凌莉教授带领的风湿免疫团队踏实肯干、不断创新,引领了湖北省风湿专业发展的方向。他盛赞了董凌莉教授团队在IgG4相关性疾病的诊治和研究中取得的卓越进展,充分肯定了董凌莉教授在《风湿免疫疾病患者新冠疫苗接种指南》制定工作中的突出贡献。希望大家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有所思,学有所成。

王伟在开幕致辞中提到,风湿免疫内科建科30年是同济医院的一小步,却是风湿免疫内科的一大步。在这30年里,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同济风湿免疫内科从无到有,不断壮大,蓬勃发展至今。尤其是董凌莉教授团队不断突破,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着“格物穷理,同舟共济”的同济院训,在医疗与科研工作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希望通过本次会议,大家能交流经验,碰撞学术思想,催生创新理念。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医学研究院院长舒红兵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院长董晨教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大内科主任兼风湿免疫科主任徐沪济教授、同济医院副院长刘争教授做专题讲座。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院长鲁友明教授、武汉市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杨惠琴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副书记兼副院长郑芳教授、湖北省医学生物免疫学会风湿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钟继新教授主持讲座。

舒红兵回顾30年间自己团队在抗病毒天然免疫、炎症反应、病毒免疫逃逸机制展开的系列工作,分享了团队骄人的成绩;着重围绕在抗病毒天然免疫与炎症信号转导研究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总结了其团队在与风湿免疫科息息相关的TNF、白细胞介素、TALL-1等细胞因子及信号通路的相关发现,舒红兵的演讲打破了学术专业壁垒,搭建了风湿免疫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专业桥梁,对风湿免疫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具有重大启发意义。

董晨结合近年来自己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以T细胞与自身免疫为主题的系统阐述。他总结了T细胞亚群在自身免疫病中的重要作用,重点介绍了Th17及TFH等相关亚群的发现和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聚焦国际前沿领域和研究热点,为风湿免疫临床医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方向。

徐沪济就脊柱关节病的基础研究及临床转化为题,立足我国脊柱关节病的流行病学现状及挑战,详细论述了脊柱关节病的早期诊断及精准治疗要点,并分享了其研究团队在这些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了脊柱关节病的致病机理,为脊柱关节病提供了详尽的诊疗思路。

刘争围绕鼻息肉局部免疫球蛋白的产生和调控展开阐述,介绍了IgE在鼻息肉发病中的重要作用,重点介绍了其团队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所做的重要工作及最新成果,为鼻息肉免疫治疗的临床转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其他免疫性疾病诊治的临床转化提供了精彩范例。

此次会议圆满结束,交流成效显著。全国顶级专家就免疫和炎症性疾病的研究热点、焦点问题进行了深度交流,充分展示了该领域的最新前沿进展。据了解,作为同济医院风湿免疫科“品牌”会议,同济风湿免疫高峰学术论坛已连续成功举办10年,论坛紧跟时代步伐,聚焦前沿研究,累计已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风湿及免疫知名学者超50人。恰逢今年是同济风湿免疫科成立30周年,此次线上相聚就更具有纪念意义,它既是对过去工作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学科发展方向的探索。未来,同济风湿免疫内科的每一位医务人员将继续坚守临床研究阵地,紧紧围绕临床、科研中不断涌现的新热点、难点,群策群力、破解难题,积极为风湿免疫患者谋福祉,也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院士论道 共话风湿新前沿 ——第十届同济风湿免疫高峰学术论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