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科建设

普外科·器官移植

资料来源:本站

发布者:管理员

时间:2010-02-05

浏览量:26770

普外科

  同济医院国家重点学科普通外科是从1 964年国家科委批准成立的腹部外科研究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 989年普通外科和器官移植外科被批准为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989年入选首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如今,由器官移植、肝脏外科、胃肠外科、甲状腺乳腺外科、胆胰外科组建的普通外科不断成长壮大,已发展成为学科齐全、人才聚首,融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科。

器官移植研究所


  本学科创始人为我国著名外科学家、移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袭法祖教授和著名外科学家、移植学家夏穗生教授。在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中,针对人类重大疾病的外科学治疗展开了大量的探索性研究,一直是我国外科学和器官移植学医疗、教学和科研中心之一,为我国外科学和移植学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率先在国内开展了肝外科以及肝移植等研究。
  率先在国内开展了肝移植的实验研究并在1 977年1 2月开展临床肝移植;最早在国内开展临床背驮式肝移植(1995年),并保持国内肝移植后移植肝有功能存活的最长纪录(超过11年);1977年开展肾移植,目前保持肾移植后移植肾有功能存活的最长纪录(29年):1982年成功施行了亚洲首倒单纯胰腺移植;1 989年成功施行了亚洲首倒胰肾联合移植;1985年开展了自体脾移植与保留性脾部分切除的研究,成为我国现代脾脏外科研究的先导:1994年成功实施亚洲首倒腹部多器官(肝、胰腺及小肠)联合移植。

肝脏外科


  同济医院早在1 95()年中期就开展了肝脏外科手术,是国内最早开展外科治疗肝癌的单位,最早开展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单位和最早开展肝移植术的单位之一。本中心属国内最大的肝脏外科中心之一,肝外科手术已超过10000倒。中心采用先进技术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开展术中“B超”引导下肝段切除术、巨大肝癌切除和门静脉取癌栓术,大大提高了肝癌的切除率,降低了手术死亡率。5年生存率达40%左右,达国际先进水平。对中晚期肝癌采用以手术为主,射频、微波、冷冻等微创治疗为扶的综合治疗,疗效显著。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本中心在治疗肝癌、胆管癌、胆囊癌、门静脉高压症、疑难胆道疾病、胆道结石、各类肝脏良性肿块以及脾功能亢进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与超声、介入、消化等科室的长期合作中,对各类肝胆疾病诊治形成了独有的特色,在国内外均有良好声誉。近年来已获得国家级成果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成果奖一等奖3项,这些研究成果引起国内外专家的重视,并在临床上推厂应用,进一步造福厂大病人肝胆外科中心现拥有先进的重症监护设备、腹腔镜手术设备、电工作站、高档超声扫描仪、肝胆手术特殊器械、冷循环射频治疗仪、微波治疗仪、低温冷冻治疗仪,能够完成各种肝胆外科疾病的复杂外科手术。

胃肠外科


  同济医院胃肠外科中心主要致力于胃、小肠、结肠、直肠、肛门等消化道肿瘤的治疗和研究。通过规范化的根治手术(包括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和国际先进的微创外科技术(腹腔镜消化道肿瘤根治技术)及个体化的后续治疗(肿瘤药敏试验)提供一流的医疗服务。在我国消化道肿瘤的发生率逐年的增高,据统计,消化道肿瘤患者入院进行专业化确定性治疗的五年平均生存率为54 0%,而非专业化治疗仅为1 6 7%;随访进行系统化后续治疗五年平均生存率为54 0%,非系统化治疗为20 8%,而早期肿瘤的专业化确定性治疗五年生存率可达到95 6%。同济医院胃肠外科中心在中国科学院院士袭法祖教授和著名外科学家吴在德教授的带领下,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胃肠外科中心,拥有一支由全国著名专家、中青年专家为核心的医疗、护理队伍。

甲乳外科

  甲乳外科王要致力于乳腺疾病和甲状腺疾病的外科综合治疗、微创治疗。在乳腺疾病治疗方面,综合乳腺外科手术治疗、乳腺内科肿瘤化疗、内分泌治疗、以及乳腺影响学检查为一体,全方位的诊治乳腺各种疾病:应用科学的方法、娴熟的技术、丰富的经验为数以千计的患者圆满地解除了病痛,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在甲状腺疾病治疗方面,我科开展了各种良恶性甲状腺疾病的早期诊断,甲状腺肿瘤的微创治疗,甲状腺恶性肿瘤根治手术及综合治疗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深受患者欢迎。在国内居于领先水平。

胆胰外科


  胆胰外科是专门从事胆道和胰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的专科,它是同济医院肝胆胰研究所和腔镜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胆胰外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正教授7人,其中3人是博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5名,主治医生4人。能胜任各种胆道和胰腺疾病的诊治,尤其在复杂和疑难病例的诊断及手术综合治疗方面成绩卓著,社会反响较好。在胰腺癌和胰腺内分泌肿瘤的外科治疗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科室具备完善的诊疗设备,如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液电碎石仪、超声刀等,能为病人提供完善的检查和治疗。

 

学科带头人 陈孝平教授
  1973年大学毕业,1985年获医学博士学位,是我国最早从事肝脏外科及肝移植研究和临床工作的博士研究生。1985年获博士学位后,一直在国家级重点学科——同济医院普通外科从事医疗工作,对普通外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近二十年来,在我国著名外科学家裘法祖院士、吴在德教授的指导下,在肝胆胰外科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施行过各类手术一万多例,其中成功切除最大的肝血管瘤重达10余公斤,成功切除最大的肝癌重达7.0kg。手术后肝癌病人生存期最长者已达20年。对原发性肝癌进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手术成功率高,效果好。迄今在国内外共发表论文近400篇,主编国家高等学校八年制规划教材《外科学》和七年制规划教材《外科学》,外科学大型经典参考书《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副主编。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2006年获全国高校名师,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主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各1项,以及其他国家级、省部级及校院级课题10余项,科研经费600余万元。
  1984年提出了“采用辅助性部分肝移植,将自体的肝脏保留一部分,在腾出的相应空间移植部分肝脏”,获湖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80年代末,首创在术中B超指导下施行肝切除术,该项技术通过了湖北省卫生厅主持的科研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89年在国内首先报道了系统肝段切除术,提出了肝脏无手术禁区的论断,于1994年在国内外最早有计划的施行巨大肝癌切除术,并首先提出肿瘤大小不是评估能否施行肝切除的唯一标准。“医用接触式Nd—YAG激光刀在实质性脏器手术中的应用”获1992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无水乙醇碘化油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1997年获湖北省卫生厅二等奖、湖北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二等奖。“肝外科手术的系列研究和技术改进”,2002年获中华医学会奖一等奖、200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基础及临床研究”,2005年获湖北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主要临床和研究方向为肝、胆和胰腺肿瘤的诊治、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及肝移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