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专题专栏首页

同济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主任李树生:迎难而上 负重逆行 坚守生命防线 彰显责任担当

李树生,男,1965年出生,中国共产党员,党龄14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主任,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他带领的同济中法院区B12 ICU团队获2020年“荆楚楷模”称号。

急诊与重症医学科是与疫情短兵相刃的前沿阵地,作为同济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主任,李树生迎难而上,率领湖北省急诊和重症同仁,第一时间在急诊和发热门诊阵地和新冠肺炎展开战斗,是湖北省最早领导新冠肺炎防控的专家之一,他带领团队48时内完成了新冠ICU病区的改建,落实应收尽收,百余名患者和其家庭受益。他用“叮嘱”和规范力保医护人员平安,同济医院重症病房所有参与新冠肺炎防控的数百名医务人员零感染;他身体力行,深入一线,凭借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危重症诊治经验以及卓越的领导力,用自己坚毅的脚步带领湖北重症医学同道与新冠肺炎展开了殊死搏斗,为无数患者带来生的希望。在他的带领下,全科医护人员奋力拼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住院60余天,ECMO支持下最危重的新冠肺炎患者顺利脱机拔管,康复出院;ICU内年龄最大86岁的危重患者康复出院;一度让所有专家认为无法救治的一个危重患者,ECMO维持81天顺利脱离ECMO和CRRT治疗,逐步康复;工作人员零感染、病人零MDR、零差错、ECMO成活率极危重组最高…他既是一名医生,也是身患肺癌,手术不到一年的病人,身体仍处于恢复期,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他全然不顾,负重逆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逆行”医者的使命与担当。

5个多月,他与死神赛跑,与病毒抢时间,连夜奋战在抢救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第一线,“守好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急诊科和重症医学科主任李树生教授凭借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危重症诊治经验以及卓越的领导力,用自己坚毅的脚步带领湖北重症医学同道与新冠肺炎展开了殊死搏斗,为无数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

“急诊人要迎难而上,做抗击疫情的排头兵”

对于李树生来说,战“疫”从他第一时间发现急诊科出现不明原因发热病人时,就打响了。疫情初期他所负责的同济医院急诊科出现了不明原因肺部感染患者,胸部CT表现类似,有家族聚集性趋势。多次在重大卫生事件中担任专家组成员的李树生教授凭借多年急诊工作经验判断这事情不同寻常,第一时间安排人员收集资料并向上级汇报。

“急诊人要迎难而上,做抗击疫情的排头兵”。李树生教授深知,不明原因发热患者来到医院急诊科是最有可能第一个接触的科室。在这种情况下,急诊科的医护人员被感染的风险最大,而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急诊人作为医院的门户“无法躲,也躲不掉”。他立即指示提升急诊科和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的防护等级,并提醒湖北省内急诊医学界排查发热患者并做好防护。另外,他积极“稳定军心”:召集急诊科核心小组成员制定和修订各项工作流程,力争做到防护无死角。急诊分诊,就诊和收治的流程顺畅,降低了大家对于交叉感染的疑虑和恐惧,极大程度的稳定了军心,解决了急诊科在疫情爆发过程中的“拦路虎”,为医院疫情的防控做出了重要贡献。

除了主持急诊科和重症医学科的各项工作外,作为同济医院抗疫的”三驾马车”之一,李树生每日还要对全院的高度疑似患者和危重患者的救治进行最终的方案确定。日日夜夜,医院各处都有他的身影,手机微信也从不停歇。

紧急受命,组建救治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最高平台

2020年1月开始,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很多危重患者入院治疗困难。为了响应国家“新冠肺炎患者应收尽收”的政策,同济医院决定增加治疗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ICU病床。同济医院重症医学科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李树生责无旁贷、临危受命出任新冠肺ICU主任,负责新冠肺炎危重症的救治。

2020年2月8日元宵节,李树生接到任务后火速抽集全院的青年医疗业务骨干筹备ICU病房。在筹备会议上,他向每一位即将踏入“红区”的年轻医护人员说:“防护一定不能放松,坚决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由于参与ICU工作的医护人员不全是来自急诊和重症,很多医护人员缺乏急危重症的救治经验。为了迅速提升团队的重症救治水平,他创新性地提出让急诊和重症的医护人员担任组长,带领非重症的医护人员协同管理病人,而且各个科室的医护人员还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相互补充。为了将重症抢救技术的优势最大化体现在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救治上,他抽调重症医务骨干成立“ECMO小组”“CRRT小组”“重症超声小组”等,24小时待命负责,大大提升了这些技术的使用水平。这些成功的ICU经验很快在湖北省各个医院重症病房普及开来,为新冠肺炎重症救治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新筹备的ICU病房要在普通病房的基础上改建,怎样快速建立达到收治危重传染病患者标准的ICU病房,一直是一个难题。李树生带领同事们快速而详细地规划病房的布局,计算每一个床单元的面积、所需设备、各种接头的连接等等。他亲自和同事们紧张地组装呼吸机、输液泵、吸痰器等设备,并紧急调试正常……只用了半天的时间,一个30张床位的标准新冠肺ICU组建完成了。

很多同济的年轻人都不会忘记那一天。2月9日凌晨1点,刚刚完成改建病房的李树生抽空在科室眯了一会,就接到通知马上要接收危重患者!那一夜将永远记录在同济的院史上,也铭刻在无数年轻的重症医护人的心里。1点到6点,5个小时,13个危重症患者,其中11个需要呼吸支持。。。。。。要知道一个危重症的收治在平时的可能都需要一个团队数个小时的忙碌,还不谈所有的医护人员都是层层防护之下。因为知道辛苦,因为知道困难,李树生身先士卒,亲自指导抢救,制定治疗方案,……经过一夜的忙碌,13个危重患者顺利安置,为新ICU病房顺利运行打响了“第一枪”,此后捷报频传。

在他的带领下,全科医护人员奋力拼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住院60余天,ECMO支持下最危重的新冠肺炎患者顺利脱机拔管,最终康复出院;ICU内年龄最大86岁的危重患者康复出院;备受国内关注的武汉中心医院易医生,在经历长时间ECMO治疗,度过了呼吸衰竭、肾衰竭、重症感染等难关后康复出院;备受关注的武汉中心医院的王医生脱离呼吸机顺利转入当地医疗机构康复治疗;还有一度让所有专家认为无法救治的一个危重患者,ECMO维持81天顺利脱离ECMO和CRRT治疗,走在康复的道路上……“每一个危重患者的康复都是日夜坚守出来的”李树生如是说,如是做。

我们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五个多月的重症救治工作,已经让李树生疲惫不堪,也多了许多白发,但是他坚信“每一个危重患者的康复都是日夜坚守出来的!”。早上8点穿好防护服进仓查房危重患者,上午11点主持全院危重患者病例讨论调整治疗方案,12点半匆匆吃完盒饭,下午叮嘱一线医生调整医嘱,夜晚也时常因为患者病情变化紧急会诊……这就是李树生每天的工作日常。关注隔离期年轻医护人员的饮食、睡眠及工作之余的适量运动,保存最后坚守者的战斗力,同样也是他的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4月份全国抗击疫情的形势向好发展,医疗队陆续撤离,很多医护同道也开始隔离休息为复工复产做准备。但是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作为最后的危重患者救治定点医院,ICU接受了全市所剩的所有新冠患者,患者复杂和疑难程度可想而知。站好最后一班岗,不松懈、不退缩,为夺取疫情防控的全面胜利彰显医者的责任和担当。

多家媒体多次报道了李树生同志的先进事迹, 2020年3月,他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